分析乳腺癌 nccn乳腺癌治疗
医网摘要:
为了判断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建议在早期的检查中测定 HER2/neu表达,这对辅助治疗
测定更加精确。
导管原位癌(DCIS)
如果有辅助化疗的指征,在化疗完成后应给予放疗(RT)保留乳房的放疗可以与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化疗同时进行,但在放疗期间禁用甲氨蝶呤或小于2个剂量。一些研究证实(但不是所有研究)CMF化疗和放疗同时应用降低了保留乳房治疗的美容效果。指南认为保乳术+局部淋巴结放疗与乳房切除术后区域淋巴结照射疗法
![](http://img.ewsos.com/article/2011/11/10/da873439b84_ewsos_ck.gif)
受体阳性的DCIS妇女,可考虑三苯氧胺治疗 。这种治疗
LCIS病人
![](http://img.ewsos.com/article/2011/11/10/da873439b84_ewsos_ck.gif)
6)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不再认为是M1期病变,重新分为N3期。
Test(DAKO,Glostrup,Denmark)和免疫组织化学(IHC)PATHWAY Her 2(Ventana Medical
近来结果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完成三苯氧胺治疗时已绝经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三苯氧胺初始治疗4.5-6年后序贯使用来曲唑
应当强调的是,I或II
LCIS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性较低(超过15年发生率约为21%)因此单纯观察仍是确诊为LCIS妇女的首选。这种浸润性癌的预后较好,极少有患者在接受适当的观察时死于这一浸润性癌。在特殊情况下,可考虑行双侧乳房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在诊断为LCIS后,双侧乳房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是一样的。如果乳房切除术是降低这种风险的一种对策,那么为使这种风险最小化必须行双侧乳房切除术。双侧乳房切除术的妇女适于行乳房重建术。LCIS的妇女,无论是接受观察不是接受双侧乳房切除术,其预后均较好。近来NSABP乳腺癌防治试验资料表明:三苯氧胺治疗5年,可使LCIS妇女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下降约56%。因此,接受观察治疗的LCIS妇女服用三苯氧胺应是降低这种风险的一种对策。
的目的是减少对侧乳腺癌、二次原发乳腺癌的发生(降低风险治疗)和降低保留乳房治疗患者的同侧乳腺癌复发风险(辅助治疗)。DCIS妇女的随访包括5年内每6到12月一次体格检查,以后每年一次。同时每年行乳房X线摄影术检查。
总体生存率没有差别.因此,2003年11月对指南进行了修改,批准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妇女,在完成5年的三苯氧胺治疗后可予以来曲唑治疗.
所推荐的浸润性乳腺癌分期和检查员方法包括下列内容: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检验、胸部X光片、双侧乳房X线摄影术,如有必要行乳房
如果患者坚持要求保留乳房,且肿瘤对术前化疗有效,则可考虑行肿瘤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局部照射。区域淋巴结是否应包括乳房内侧淋巴结在小组成员中有争议。如果术前化疗几个周期后,肿瘤对化疗无效、轻微有效或出现疾病进展,则必须行乳房切除术加腋窝清扫,予以乳房重建。这些患者的术后治疗包括:个体化的化疗、肿瘤雌激素受体阳性时予以三苯氧胺治疗、胸壁和锁骨上淋巴结放疗RT
的作用尚没有完全确定。但是,早期资料表明,用FISH方法检测HER2/neu扩增对曲妥珠单抗反应性的预测作用优于IHC法(Hercep
小叶原位癌(LCIS)
治疗原位癌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浸润性病变,或肿瘤局限于乳房时,对浸润成分做出诊断。在病理检查、肿瘤再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时发现有浸润性病变者,应根据浸润性乳腺癌相应分期指南进行治疗。
因此,对保留乳房(BCS+RT为1类;单行切除术为2A类)和接受乳房切除术(2B类)治疗的DCIS妇女,尤其是那些 ER
0.43-0.75; P=0.00008),
95%CI, 0.71-0.96; P=.013)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妇女益处更大(风险率,0.78[95%CI
。内乳淋巴结也可考虑放疗,但在小组成员中有很大的争议。T2NOMO肿瘤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可考虑放疗(RT)。
的选择也是有帮助的。回顾性资料分析表明:肿瘤HER2/neu过度表达的患者,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可能优于非阿霉素为主的化疗(2B类)肿瘤复发的患者亦可以根据HER2/neu表达水平确定是否选用曲妥珠单抗治疗(1类)的。IHC测定
治疗能为患者带来益处。对5187名妇女进行试验,中位随访2.4年,结果证实很少有复发或对侧出现乳腺癌(0.57(95% CI
具有4个或4个以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妇女,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的风险。建议常规乳房切除术和化疗后予以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照射。这种情况下预防性胸壁放疗可很大程度地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同样,是否应包括同侧内乳区域的放疗在小组成员亦有很大争议。
本文来源: http://cancer.ewsos.com/ruxian/20120713/736799.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