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疾病 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一、诊断(一)临床诊断1.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血性或呈恶臭排液。2.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3.阴道壁有结节,呈菜花状、溃疡型或局部变硬。4.肿瘤侵犯神经或骨质时,出现下腹部、腰骶部疼痛。5.肿物侵犯膀胱时,出现尿频、尿痛、排便困难、血尿。6.癌肿侵犯直肠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便秘。7.活检、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二)病理诊断通过病理诊断可明确肿瘤的性质,以估计预后,...

一、诊断
(一)临床诊断

1.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血性或呈恶臭排液。

2.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

3.阴道壁有结节,呈菜花状、溃疡型或局部变硬。

4.肿瘤侵犯神经或骨质时,出现下腹部、腰骶部疼痛。

5.肿物侵犯膀胱小知识:膀胱、直肠、髂淋巴或髂血管、输尿管被压时,可呈现响应的榨取症状。初期全身症状不较着,晚期则呈现继发感染、血虚及恶病质症状。肺、骨、肝等处转移,可呈现该脏器响应的症状。妇科查抄宫颈呈糜烂、溃疡或菜花状,组织硬而脆,触之易出血。宫颈刮片细胞学查抄、阴道镜查抄,以提高诊断精确率。 ...时,出现尿频、尿痛、排便困难、血尿。

6.癌小知识:癌。 2、乳内肿块双乳内同时或相继呈现多个年夜小不等的圆型结节样肿块,无粘连,多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如肿块呈结节状,质较硬,与皮肤粘连,鸿沟不清,多是乳房结核;乳内单个或2—3个小肿块,边界清晰,概况滑腻,勾当度年夜,无疼痛,发展慢者,多是乳腺纤维腺瘤;乳内单个肿块,与乳头皮肤不粘连,无疼痛,质地坚固,边界不清晰,移动度小,发展快者,这是初期乳腺癌特征;继续生长,兼有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且有疼痛者,则多进入晚期。 乳腺病诊疗对女人芳华期、经后期、孕期、产后、性生活后以及人流后都可产生乳房胀痛,这多是心理性疼痛,会自行磨灭,而不需特殊医治。 乳腺癌晚期因病灶侵击神经,也可呈现乳房剧痛。 若一侧乳房呈间歇性满盈性钝痛、串痛,或局限性隐痛、刺痛,且与月经周期和情感转变有关联者,要斟酌乳腺上皮增生病。 一、乳房疼痛疼痛产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搏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肿侵犯直肠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便秘。

7.活检、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病理诊断

通过病理诊断可明确肿瘤的性质,以估计预后,制订治疗方案。

(三)临床分期

原发性阴道癌的临床分期主要是采用以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标准。

O期:肿瘤局限于上皮层(上皮内肿瘤)。

Ⅰ期:癌灶局限于阴道壁。

Ⅱ期:癌灶向阴道下组织扩展,但未达盆壁。

Ⅱa期:阴道下浸润,未达宫旁。

Ⅱb期:宫旁浸润未过盆壁。

Ⅲ期:癌灶扩展至盆壁。

Ⅳ期:癌的范围超出真骨盆腔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但膀胱粘膜水肿不应列入此期。

Ⅳa期:癌侵犯邻近器官。

Ⅳb期:癌转移到远处器官。

二、鉴别诊断

1.阴道上皮萎缩 年老妇女雌激素缺乏所致的上皮萎缩,阴道细胞学检查可能被怀疑为癌;组织学检查因整个上皮可由基底细胞或亚基底细胞构成和上皮顶层细胞缺乏糖原,碘试验阳性,而与阴道上皮内肿瘤相似。但此类病人可在阴道内使用雌激素软膏持续2周后,再行阴道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可恢复为正常的阴道上皮。

2.阴道尖锐湿疣 肉眼观察此类病灶难以与阴道鳞状上皮癌鉴别,均需依靠组织学检查。

3.阴道炎症 阴道炎与早期阴道癌有时在肉眼上难以分辨,尤其是癌灶为多中心或弥漫性生长时,需借助组织学检查。

4.子宫内膜腺癌阴道转移 部位多在阴道下段左右两侧或尿道下方,孤立结节,位于粘膜或粘膜下,肿瘤结节可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和感染。可伴有子宫增大,子宫腔诊刮阳性。

5.尿道旁腺癌 多累及阴道前庭,可有尿频、尿痛或排尿障碍。

6.前庭大腺腺癌 多累及阴道下段侧壁,肿块位置较为深。

7.阴道的子宫内膜异位 罕见,常好发于穹窿部。其结节随月经次数增加而增大,周围呈炎症性浸润状,往往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常有痛经或性交痛。阴道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癌变时,在组织上必须看到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之间的过渡形态。

8.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阴道转移 往往于粘膜下呈紫蓝色结节,溃破时可导致大出血。有流产、正常产或葡萄胎历史,子宫通常增大,或有卵巢黄素囊肿,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β-HCG异常升高。

9.前庭大腺恶性肿瘤 发生在接近阴道口侧壁的阴道平滑肌肉瘤与前庭大腺实性恶性肿瘤有时难以区别。可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作鉴别。


本文来源: http://cancer.ewsos.com/cta/20120522/649943.html

责任编辑:liuwei

  • 分享到: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医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