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疾病 充气止血带阻血法治疗阴茎癌远期疗效分析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3.5 阴茎癌治疗方法 包括手术小知识:手术或放射线医治,大都以二者结合医治,化学疗法为辅。比来几年来中医中药医治初期患者也呈现了可喜苗头。...

3.4 阻血法治疗阴茎癌原理 日本村桥勋等[1]发现阻断阴茎血流后有短时末梢血象的嗜酸性细胞增加,并认为与t细胞的某种免疫学作用有关。骆德美等[2]和高振强等[3]报告的10例中嗜酸性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等测定均未见有意义的变化,一致认为是因为肿瘤组织内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2%~15%,且肿瘤组织生长活跃,代谢旺盛,对缺氧极敏感。当阻断肿瘤部位阴茎血运后,肿瘤组织因缺氧而发生坏死脱落,正常组织则能耐受,只发生暂时性充血水肿,但不至于坏死,从而达到去除肿瘤组织,保存正常组织的目的。我们对阻血后癌块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较多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表明阻血后癌块周围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使局部免疫得到强化,有利于消除肿瘤组织而得痊愈。

3.3 阻血时间 本组5例仅阻血12h,而临床结果与18h、24h及文献报道的阻血24h无差异,可见阻血12h足以达治疗目的。

3.2 麻醉选择 文献报道需在连续硬膜外麻下进行[1~3]。本组14例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加冬眠,4~6h重复注药1次,效果近似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乐意接受,且操作简便,可避免连续硬膜外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1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腹沟淋巴结无转移,阴茎体尚有3cm以上未侵犯的ⅰ~ⅱ期阴茎癌。

1982年日本村桥勋等[1]首次报道血流阻断法治疗阴茎癌,国内相继报道[2,3],但其方法为用肠钳或橡皮管阻断血流,不能掌握压力且容易压迫外尿道坏死而发生尿道下裂样[2]并发症。本法采用3cm宽充气止血带阻血,既可掌握阻血压力,又克服了局部受力面积窄压迫影响血运而出现尿道坏死现象。

3 讨论

5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4例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加冬眠;阻血时间2h和22h各2例,12h 5例;阻血压力30kpa 3例、28kpa 5例、26kpa 11例。临床所见:松去阻血带后阴茎很快肿胀,2天左右最明显,出现浅ⅱ度烫伤样水泡,癌块创面大量渗出,4天左右癌块变黑,逐渐坏死脱落,而原肉眼观正常的组织存活,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上皮修复而愈。本组痊愈时间30~42天,平均37天;1例术后2个月包皮外板出现皮疹,外院误认为复发而行阴茎部分切除;3例有尿道口狭窄,经扩张得愈,无其他并发症;4例术后行愈合创面活检未见癌细胞;术后半年15例性生活满意,4例欠满意;术后远期随访14例,最长16年,最短5年,平均8年零3个月;3例分别术后4年、6年、7年复发再次手术,1例术后2年意外伤亡,另脑小知识:脑膜瘤产生呢?脑瘤在所有肿瘤中病发率是第五位,而脑膜瘤是常见的脑瘤,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是以从脑膜瘤的病理组织类型来看,脑膜瘤多是良性肿瘤,但病发率居脑瘤第二位,仅次于胶质瘤。 脑膜瘤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今朝还没有十分明白的病因。多与环境身分、感染、辐射(放射)、遗传身分、残存胚胎组织等有关。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年夜脑凸面及颅底;从临床症状来看,脑膜瘤患者大都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且通常呈现较晚,而脑膜瘤则病人可因持久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目力减退乃至失明;可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力障碍也有多是肿瘤榨取视神经、视穿插等而呈现的。 脑膜瘤的病理,在显微镜下可见球形样发展,与脑组织鸿沟比较清晰。有的脑膜瘤直径比较小,年夜概是1cm摆布,而有的脑膜瘤则比较年夜乃至达到10余厘米。有的脑膜瘤的瘤内可见坏死,这类环境的脑膜瘤...出血死亡1例;5年存活率85.7%,8年存活率78.6%;其中6例1期阴茎癌患者术后已最长16年,最短9年,现仍健在。

2 结果

1.2 方法 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下或连续硬膜外麻,尿道内留置小号气囊导尿管,于阴茎肿块近端绕一3cm宽小型充气止血带充气压力26~30kpa左右(至少大于患者收缩压5kpa以上),使阴茎远端呈红色为度,12~24h后松去阻血带。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36~56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23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11.4个月。临床分期:1期8例,2期11例。术前均病理检查确诊为鳞状上皮癌(1级10例、2级9例),腹股沟淋巴结均无转移。

1 资料与方法

于1985年6月设计并应用充气止血带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流方法治疗阴茎癌获得成功。该法操作简便,可掌握阻血压力,是一能保全阴茎及功能的阴茎癌治疗方法,共治疗19例,效果满意,并对术后5年以上的14例进行远期随访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充气止血带;阻断血流;阴茎癌


本文来源: http://cancer.ewsos.com/cta/20120515/632614.html

责任编辑:liuwei

  • 分享到: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医院推荐